走进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
NEWS结核病:重现的“白色瘟疫”与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的抗击之路
来源:方云燕 日期:2025-03-182024年10月29日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》显示,2023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已达1080万,导致125万人死亡。在此背景下,我国2023年新发结核病患者数约为741万,结核病发病率为52/10万,占全球总数的68%,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位居第三。这些数据显示,结核病依然是我国面临的主要传染病。
结核病(Tuberculosis,简称TB)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(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)引起的严重慢性传染病。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极为微小,能够影响人体几乎所有组织,尤其是肺部,导致肺结核的发生。历史上,肺结核常被视为艺术家与诗人特有的病症,然而它的传播途径——呼吸道,却使每个人都有感染的风险。因此,结核病被誉为全球首要传染病。
结核病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,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。肺结核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:原发型肺结核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、继发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。根据药物耐药情况,结核病又可分为非耐药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,后者包括单耐药、多耐药、耐多药、广泛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结核病。
结核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,由于其涂片染色呈现抗酸性,因此被称为抗酸杆菌。结核杆菌为需氧细菌,生长缓慢且对外界环境具强耐受性。在阴暗潮湿条件下,结核杆菌可存活1-2年,但容易被紫外线或强烈阳光杀灭。主要导致人类疾病的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。
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源于其细胞膜中的脂质、蛋白和多糖成分,包括蜡质D等。结核杆菌一旦感染宿主,便会触发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,复杂的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也构成了结核病的发病基础。感染通常通过呼吸道传播,患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带菌微滴,健康个体吸入后便可能被感染。
针对结核病的治疗目前主要分为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。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缩短传染期并降低死亡率与感染率。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应遵循早期、适量和规律使用的原则。根据抗菌效力及不良反应,药物可分为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。一线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等,二线药物包括卡那霉素、阿米卡星等。
随着耐药性结核病的出现,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成为全球医疗界的重要使命。近年来,众多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抗结核候选药物正在进入临床研究阶段,这些新药展现了良好的抗结核活性,并显著提高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。然而,新药的毒性问题依然值得关注。
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,在战胜结核病的路上,我们需要更多创新与突破,携手共进,为实现全球消灭结核病的目标而努力。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3540185730
总部地址:郑州南溪区龙街道94号